回首頁
2.1.A
2.1.C
2.1.D
36計的來源
很長一段時間,學者認為此書成書於明清之際。據史載《三十六計》最早見於《南齊書·王敬則傳》,書中記載:
「"檀公三十六策,走是上計。汝夫子唯應急走耳。"」因此有人以為《三十六計》就是檀道濟所著。2003年,郭克
義在濟寧市發現了一部隋代玉簡《三十六計》,隋代玉簡冊證明,《三十六計》的確是檀道濟所著。唯現在版本
中的總說和六套計,即勝戰計、敵戰計、攻戰計、混戰計、並戰計、敗戰計的題目及「按」,為後人所加。
《三十六計》全書以《易經》為依據,引用《易經》27處,涉及六十四卦中的二十二個卦。根據其中的陰陽變化,
推演出一套適用於兵法中的剛柔、奇正、攻防、彼己、主客、勞逸等對立轉換變化,其計謀體現了極強的辨證哲
理[來源請求]。1941年分州(今陝西省分縣)由成都興華印刷廠用土紙翻印,封面書《三十六計》旁註「秘本兵法」
是較早的《三十六計》流行版本。
內容
第一套〖勝戰計〗
- 第01計 瞞天過海
- 第02計 圍魏救趙
- 第03計 借刀殺人
- 第04計 以逸待勞
- 第05計 趁火打劫
- 第06計 聲東擊西
- ....
全文出處請參考: